说明:关于BT
下载的教程,博客已经有不少了,之前使用过windows
客户端的uTorrent
,觉得挺好用的,win
下载地址:http://blog.utorrent.com/releases/windows/,有时候下载有点慢,不过在VPS
上使用该软件下载的时候,文件和Win
一样,配合锐速速度反而还快了许多,可能在VPS
上有加成吧。这里就发个Linux
安装教程,相信会有人使用到的。
简介
uTorrent
是一个小巧强劲,全功能的免费BitTorrent
客户端。支持UPnP
,支持流行的BT
扩展协议,磁力链接(Magnet Links
),IPv6
,用户来源交换,DHT
和uTP
,以及RSS
下载器等丰富特性。可以多任务同时下载,设置文件下载优先级,根据计划任务调整占用的带宽,全局/单个任务的速度限制,快速断点续传机制等等。
截图
提示
以下将会安装Linux
版uTorrent – uTserver alpha 3.3
,在Debian 8
上测试通过。
与Windows utorrent
界面一样的WebUI
,支持IPv6
,已知磁力下载和RSS
功能有点问题。
安装
1、安装依赖
apt-get update
apt-get install libssl-dev screen
2、下载utserverutserver
地址:http://www.utorrent.com/intl/en/downloads/linux
例如Debian
:
wget -O utserver.tar.gz http://download-hr.utorrent.com/track/beta/endpoint/utserver/os/linux-x64-debian-7-0
3、解压及拷贝文件
tar xf utserver.tar.gz
mkdir /opt/utserver/
cp -r utorrent-server-alpha-v3_3/* /opt/utserver/
ln -s /opt/utserver/utserver /usr/bin/
4、创建下载文件夾
mkdir /home/Downloads
chmod 777 /home/Downloads
5、在screen中运行utserver
screen -dmS ut utserver -settingspath /opt/utserver/
uTorrent地址:http//your_ip:8080/gui/
默认用戶名:admin
默认密码:沒有 留空即可
原创文章,作者:南猫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southcat.net/1858/
不妨点个广告再走嘛
相关推荐
-
一个基于Go的Telegram RSS Bot机器人,支持应用内阅读预览
说明:很久前博主介绍过一个Telegram RSS机器人→传送门,用起来还不错,就是安装对新手不太友好,这里就再介绍一个基于Go的Telegram RSS Bot,安装很快,也支持直接在Telegram应用内预览订阅文章,很方便,也是博主用过最好用的一个Telegram RSS机器人,这里就说下使用方法。 截图 功能 支持Telegram应用内Instant View。 默认10分钟抓取一次。 支持为Group和Channel订阅RSS消息。 准备工作 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indes/flowerss-bot 1、申请Bot Token打开Telegram,搜索@BotFather,发送/newbot ,申请一个Bot,申请完成后,会发给你一个Bot Token。 2、申请Telegraph Token curl https://api.telegra.ph/createAccount?short_name=moerats&author_name=moerats&author_url=https://www.southcat.net 返回的JSON中access_token字段值即为Telegraph Token。 Docker安装 1、安装Docker #CentOS 6 rpm -iUvh http://dl.fedoraproject.org/pub/epel/6/x86_64/epel-release-6-8.noarch.rpm yum update -y yum -y install docker-io service docker start chkconfig docker on #CentOS 7、Debian、Ubuntu curl -sSL https://get.docker.com/ | sh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2、运行镜像 #填入bot_token和telegraph_token参数后运行即可 docker run --restart=always --name flowerss -d -v /flowerssdata:/var/flowerss indes/flowerss-bot -b bot_token -t telegraph_token Docker默认使用SQLite数据库,且文件存放在/flowerssdata文件夹。 手动安装 1、安装golang这里直接使用最新版的go二进制安装,不然后面编译会因版本问题出错。 wget https://dl.google.com/go/go1.12.6.linux-amd64.tar.gz #解压 tar -C /usr/local -xzf go1.12.6.linux-amd64.tar.gz #生效 echo 'export PATH=$PATH:/usr/local/go/bin' >>/etc/profile source /etc/profile 2、安装依赖...
-
CentOS安装OpenVZ Web Panel,可以创建和管理VPS服务器
简介 OpenVZ Web Panel是一个在物理服务器上开OpenVZ虚拟服务器的一个管理软件,可以通过WEB端进行创建和管理OpenVZ服务器。 安装 本方法在Vultr CentOS 6 x64下完美测试通过。且只适用于KVM构架的VPS或独立服务器。 1、关闭SELinux /usr/sbin/sestatus -v #如果返回以下信息则为关闭状态 SELinux status: disabled 如果为enabled则为开启状态,这时候需要编辑/etc/sysconfig/selinux文件,添加内容SELINUX=disabled并保存。 2、配置防火墙 /sbin/iptables -I INPUT -p tcp --dport 3000 -j ACCEPT /etc/rc.d/init.d/iptables save /etc/init.d/iptables restart 如果是CentOS 7系统,请参考:CentOS 7开放设置端口及firewall常用命令介绍开放3000端口。 3、安装OpenVZ配置yum源 cd /etc/yum.repos.d wget http://download.openvz.org/openvz.repo rpm --import http://download.openvz.org/RPM-GPG-Key-OpenVZ yum update -y 安装OpenVZ内核和vzctl、vzquota等工具 yum install vzkernel yum install vzctl vzquota 编辑/etc/sysctl.conf文件,修改下面两个参数 net.ipv4.ip_forward = 1 kernel.sysrq = 1 使修改生效 modprobe bridge lsmod|grep bridge 查看OpenVZ服务状态及开始命令: service vz status service vz start 4、安装OpenVZ Web Panel wget -O -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sibprogrammer/owp/master/installer/ai.sh | sh 安装结束后,使用如下信息登录控制面板 http://<your-ip>:3000 默认用户名和密码均为admin。 使用教程 点击左边的Physical Server可创建系统,服务器模板等。然后创建系统创建服务器模板,可设置CPU个数、内存等等。点击左边的IP Addresses创造IP。最后可以创建服务器了。
-
宝塔面板遇到No space left on device错误的解决方法
说明:博主好几次用宝塔面板,都遇到了磁盘爆满的情况,然后登陆的时候提示IOError: [Errno 28] No space left on device等错误信息,导致登录面板不显示,进不去了,估计很多人会遇到,这里就简单说下解决方法。 方法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都是回收站没清空,或者Mysql数据库及网站的日志文件过大导致的,所以我们只要删除就可以了。 1、宝塔回收站文件夹为/www/Recycle_bin,运行命令: rm -rf /www/Recycle_bin/* 2、如果不是因为回收站的话,那就使用FTP软件登录VPS自行删除大文件日志。 /www/server/data #数据库日志文件夹 /www/wwwlogs #网站日志文件夹
-
Lstu:一款简单、美观的轻量级网址缩短程序
说明:Lstu是一个使用Perl编写的轻量级短网址程序,还提供api、二维码生成、统计面板、网址导入和导出等功能,界面挺简洁的,用起来还行,这里就发个手动和Docker安装。 截图 手动安装 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ldidry/lstu 教程只适用于Debian、Ubuntu系统,建议使用Debian 9。 #安装依赖 apt update apt install build-essential libssl-dev zlib1g-dev libpng-dev memcached sqlite git -y #安装cpanm curl -L http://cpanmin.us | perl - App::cpanminus #安装carton cpanm Carton #拉取源码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ldidry/lstu.git cd lstu #安装lstu,这里默认使用sqlite数据库 carton install --deployment --without=test --without=postgresql --without=mysql #复制并编辑配置文件 cp lstu.conf.template lstu.conf nano lstu.conf 这里只说下部分参数: #端口监听,端口自行修改,如果想使用ip访问,就把127.0.0.1改为0.0.0.0 listen => ['http://127.0.0.1:8080'], #联系邮箱(必开启) contact => 'admin[at]southcat.net', #主题修改,默认的不太好看,建议修改为如下主题 theme => 'milligram', #给统计管理加密码,下面2个参数只需要开启一个 adminpwd => 'moerats', //明文密码,直接填字母就行 hashed_adminpwd => '6a3123b', //hash密码,在ssh客户端使用echo -n moerats | sha256sum即可生成 #其它参数就自己看着修改,比如api限制,黑名单,白名单之类的。 修改好了后,使用ctrl+x、y保存退出。 接下来,继续操作,使用命令: #修改Systemd配置文件,修改lstu路径为自己的,这里默认/root/lstu/,记得后面加/ sed -i -e "s#/var/www/lstu/#/root/lstu/#g" -e "s/www-data/root/g" utilities/lstu.service #移动配置文件 cp utilities/lstu.service /etc/systemd/system/...
-
Windows和Linux VPS/GDrive之间文件夹的实时单向/双向同步教程
说明:一般我们同步Windows和Linux之间的文件时,常用的方法有nfs挂载,inotify + rsync同步等,有钱的或许会买成熟的storenext系统,当然后者基本上都是公司在用,storenext由于价格太贵,个人使用基本可以无视,而nfs由于兼容性问题,在实际挂载中会出现很多小问题,算是inotify + rsync使用的比较多,不过鉴于前两天水过一篇Mutagen,博主发现用来实现Windows和Linux VPS之间双向同步的时候,速度还行,资源占用都不算很大,这里就大致水下使用方法,顺便也可以结合下Rclone,间接实现不挂梯子达到Windows和Gdrive双向同步的目的。 安装 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mutagen-io/mutagen 说明:这里Windows使用Mutagen前提条件需要OpenSSH,而Windows 10内置OpenSSH,不过貌似mutagen目前不支持默认的SSH,所以就需要我们安装一个额外的OpenSSH了,官方是推荐Git for Windows的,里面自带OpenSSH客户端,我们可以手动下载安装→传送门,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安装,这里博主就使用比较简单的Scoop命令行安装,好处就是安装和卸载都很方便。 以下方法适用于以下系统: Windows 10 Windows Server 2012 R2 Windows Server 2012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 Windows 8.1 Windows 7 SP1 这里Windows 10可以跳过1、2步骤;其它系统需要进行1、2步骤升级到PowerShell 5。 1、安装.NET Framework 4.5.2 #下载地址 https://www.microsoft.com/en-us/download/details.aspx?id=42642 2、安装Management Framework 5.1 #下载地址 https://www.microsoft.com/en-us/download/details.aspx?id=54616 ##对应的系统下载包名 #Win 2012 64位 W2K12-KB3191565-x64.msu #Win 7和Win 2008 R2 64位 Win7AndW2K8R2-KB3191566-x64.zip #Win 7 32位 Win7-KB3191566-x86.zip #Win 8.1和Win 2012 R2 64位 Win8.1AndW2K12R2-KB3191564-x64.msu #Win 8.1 32位 Win8.1-KB3191564-x86.msu 都安装完成后记得重启电脑生效。 3、安装Scoop先在电脑左下角程序搜索框输入PowerShell,然后双击Windows PowerShell工具,再使用命令: iex (new-object net.webclient).downloadstring('https://get.scoop.sh') 如果安装不上,可能还需要更改执行策略,使用命令: Set-ExecutionPolicy RemoteSigned -scope CurrentUser 出现提示,选择Y即可,然后再重新执行上面的命令安装Scoop。 4、安装Git scoop install git 5、下载Mutagen #先在D盘根目录新建mutagen文件夹 mkdir D:\mutagen...
-
VPS FTP快速安装教程
安装vsftpd apt-get install vsftpd #ubuntu、debian系统 yum install vsftpd #centos系统 配置 vi /etc/vsftpd.conf 1、对下列信息进行修改,也可以直接进入WinSCP直接操作 #anonymous_enable=YES #注销掉,关闭匿名访问 local_enable=YES write_enable=YES #去掉注销,#让本地账号可以访问 local_umask=022 #去掉注销,#设置权限掩码 chroot_local_user=YES #仅允许用户访问自己的路径 2、让root可以访问(可选) vi /etc/ftpusers 把root去掉 创建 ftp 用户 1、增加一个 ftpgroup 用户组 groupadd ftpgroup 2、增加用户ftpuser,-d 设置其目录为/home/wwwroot/xx.com useradd -g ftpgroup -d /home/wwwroot/xx.com ftpuser 3、用户必须拥有权限才可以访问,赋予访问/ftp/ftpuser的权限 chmod 777 /home/wwwroot/xx.com 4、设置 ftpuser 密码 passwd ftpuser service vsftpd restart
-
TeleShellBot:通过Telegram机器人远程执行shell命令
简介 TeleShellBot是我脑洞大开的时候写的一个简单的telegram机器人,可以帮你远程执行shell命令,从而让你可以在手机上操作你的服务器。 截图 教程 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marknote/TeleShellBot 1、安装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marknote/TeleShellBot.git cd TeleShellBot npm install git和npm安装请参考:Debian/Ubuntu/CentOS安装最新版的Node.js和NPM教程,Debian/Ubuntu/CentOS安装Git教程。 2、配置根据Telegram instructions去创建一个机器人的UserID,然后将UserID和BOT token放到config.js里面。 module.exports = { config:function(){ return ( { adminUsers:[ADMIN_ID], //admin users' telegram id, should be numbers botToken: 'YOUR_BOT_TOEKN', // bot token } ); } }; 3、运行 npm start or node index.js
-
使用vnstat来查看linux服务器带宽流量统计
说明:因为很多vps或者服务器都是限流量的,但是又很多服务商并没有提供详细的流量表,比如每天的流量表,所以肯定有人很想知道自己服务器到底跑了多少流量。vnstat就是一个很好用的服务器流量统计命令。下面就来看2张截图。 统计天数:统计月份:统计说明:estimated是预估使用量的意思。最后一列avg.rate是平均使用带宽。rx是接收流量(inbound),tx是发送流量(outbound) 安装 centos需要先安装epel源后才能使用yum来安装 yum install epel-release -y && yum install -y vnstat ubuntu、debian的话应该直接apt-get就可以了 创建监控数据库 vnstat -u -i eth0 这里的eth0可以改成你需要的网卡 启动服务并设置开机启动 service vnstat start chkconfig vnstat on 流量查看命令 看每天的流量统计命令: vnstat -d vnstat -m
-
博客已搬到ImpactVPS,顺便说下网站快速搬家的方法
说明:之前博客是放在Vultr日本服务器上,不过由于网络等一些因素,不少人反馈需要FQ才能访问,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,只能选择搬家了,刚好手上还有个闲置的ImpactVPS小鸡,先搬到这里再说,毕竟这家还是比较稳定的。这里顺便说下快速搬家方法。 00:00 加载中…… 请稍等…… 方法 博客使用的是lnmp环境,所以在这里主要说这个,其它环境或者虚拟主机的方法其实都差不多,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,而且搬家之前网站域名解析什么都先不要动。 1、首先在新的VPS服务器上搭建环境,比如lnmp等,且最好与之前网站的环境一致,包括数据库密码等。 2、然后在之前的服务器上将网站根目录打包,并放在网站根目录,使用命令参考: cd /home/wwwroot/xx.com tar zcvf blog.tar.gz /home/wwwroot/xx.com 3、在新的服务器上下载旧服务器打包的文件并解压,使用命令参考: wget http://xx.com/blog.tar.gz && tar zxvf blog.tar.gz && rm -rf blog.tar.gz 4、然后在新服务器上使用lnmp vhost add命令添加域名,一般lnmp等都有自动签发SSL证书功能,使用这个的话,就必须先解析域名并生效,这样网站容易造成短时间无法访问的情况。所以使用自签SSL的,最好在访问量最少的时候操作,如果使用的是自己准备的SSL证书的就先不要换域名解析。并将证书放到原位置再进行操作。 如果之前在旧服务器上有编辑过域名xx.com.conf配置文件的,再去新服务器重新编辑下,或者直接用之前的文件替换掉。 5、在新服务器上将备份文件移动到根目录,使用命令参考: mv /root/home/wwwroot/xx.com/{.,}* /home/wwwroot/xx.com/ 6、最后添加数据库并上传数据,然后修改电脑上hosts文件检查是否搬家成功,文件所在目录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,在里面加上一行: #前面为域名,后面为新服务器的IP www.southcat.net 22.33.44.55 保存后,重新打开域名,这时候虽然没改域名解析,但你在本地电脑等于解析到了新服务器,这时候你可以仔细检查,觉得没问题了就将域名解析到新的VPS服务器,等待片刻,博客就不知不觉的转过来了。 数据库可以去http://ip/phpmyadmin手动备份。也可以使用命令去旧服务器备份下来,再去新服务器上传,可参考:使用Mysqldump备份和还原MySQL数据库。
-
Django框架开发的仿zhuye.kim的简单个人主页/导航程序,带后台
说明:博主很久前就看上了zhuye.kim的导航程序,简洁也很漂亮,就是搞不到源码,网上也搜不到,现在Loc大佬wenguonideshou已经使用Django框架开发出了仿zhuye.kim的简单导航程序,这里就分享下,而且大佬还在添加更多功能,有兴趣的可以随时关注。 截图 安装 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wenguonideshou/zhuye_kim 本文只写CentOS的安装教程。 1、安装Python3和必备组件 #安装Python 3.6 wget https://www.southcat.net/usr/shell/Python3/CentOS_Python3.6.sh && sh CentOS_Python3.6.sh #安装必备组件、库 pip3 install django pymysql pillow 2、安装Mysql #安装Mysql 5.6 wget http://repo.mysql.com/mysql-community-release-el7-5.noarch.rpm rpm -ivh mysql-community-release-el7-5.noarch.rpm yum install mysql-server -y #设置权限 chown -R root:root /var/lib/mysql service mysqld restart #重置Mysql密码,123456为密码,自行修改 mysql -u root //直接回车进入mysql控制台 mysql > use mysql; mysql >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=password('123456') where user='root'; mysql > exit; #重启数据库 service mysqld restart #创建zhuye数据库,mypassword为数据库密码 mysql -uroot -pmypassword mysql > create database zhuye; mysql > exit; 3、下载源码并修改数据库信息 yum install git screen -y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wenguonideshou/zhuye_kim cd zhuye_kim/zhuye_kim 编辑数据库链接信息 vi settings.py 修改DATABASES对应的数据库信息,只需要修改数据库密码即可。...